力学学位授权点建设2021年度报告

51907



目录

一、 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1

二、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三、 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3

四、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7

五、 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2

六、 改进措施................................................ 13



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总体概况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365足球外围平台力学学科溯源于 1957 年由钱学森、钱伟长等创建的工程力学研究班,1958 年成立工程力学数学系,2004 年以工程力学系为依托,成立365足球体育app下载。成立 6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第一、并列第一或 A+

(二) 团队建设情况

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公司产品等方面成效显著。主要进展包括:(1) 构建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以钱学森力学班为试点,探索课程体系创新,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出版高质量教材,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引进多种层次的优秀人才;(2) 围绕前瞻性和战略性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在先进材料力学、航天航空、重大疾病与健康、新能源动力等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建立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获多项国家级奖励和资助,在本学科顶级期刊和交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大幅提升;(3) 利用学术优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力学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担任国际断裂学会执行委员、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秘书长等重要学术职务;参与国家标准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生物组织力学性质测量等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建立。

(三) 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 招生选拔

采用“申请-审核制和推免两种方式进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选拔。内地硕士研究生主要采取推免和统考两种方式招生。

2021级录取研究生种类包括普博生、推免博士生、国际博士生,推免硕士生、统考硕士、国际硕士生。报录比、生源结构合理,生源质量高,能够满足招生要求,契合培养目标。

2. 在读情况

目前365足球体育亚洲版在读研究生667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542人,硕士研究生125人,其中力学专业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60人,硕士研究生28人。

3. 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2021年365足球体育亚洲版2021年度共毕业博士研究生93人,授予博士生学位93人,其中力学专业54人;共毕业硕士研究生35人,授予硕士学位35人,其中力学专业10人。

4. 就业情况

近五年(201711-20211231日),力学专业员工累计就业规模246人,整体就业率98.4%,重点率68.2%

(四) 研究生导师状况

力学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8人(含正高26人、副23人、中级1人,不含双聘、兼职导师),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36-55岁之间,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梯队效应强的队伍。总体而言,团队队伍具有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杰出人才辈出、特色人才全面等特色。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本学科的思政教育队伍依托于365足球体育app下载,由公司党委领导,党委副书记负责,下设1名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由一线教师兼任)和1名专职思政工作助理,另有由在读研究生担任的德育工作助理15人。2021年学院辅导员/德育助理队伍中推荐获评365足球外围平台“林枫辅导员奖”2人(全校每年20人)、“一二九辅导员奖”1人、优秀员工干部等荣誉若干。

(二)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持续开展一二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获得了校综合二等奖、美育优秀奖等荣誉。

航博192和航博201两个党支部联合开展的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活动获评2021年365足球外围平台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活动优秀成果奖,博士生航博181党支部获得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称号(365足球外围平台年度唯一获评),对本学科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 学风建设情况

2015年至2021年,博士生学术论坛已连续七年获得365足球外围平台星级评定第一档,是全校唯一连续多年获此荣誉的院系。每年针对研究生新生举办学风道德与学术素养主题讲座,邀请学院领导开展分享指导。打造学术人生讲坛品牌。开展学术之路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会等活动。2021年学院承办365足球外围平台首期“师门论坛”,并打造了365足球外围平台首批导学交流空间。

(四) 社会服务开展情况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组建10余支社会实践分队,围绕空天产业”“科技创新”“基层就业三大实践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单位覆盖军、政、企等30余个单位。紧扣2021年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这一重大历史契机,创立问天实践品牌,获评365足球外围平台金奖实践支队和2021 青年服务国家北京市大中专员工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两年来组建16支院系实践支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博士生暑期必修实践,学院被评为365足球外围平台必修实践组织工作一等奖。

疫情期间组织员工积极服务线上教学、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志愿工作,组织志愿者积极响应365足球外围平台110周年校庆志愿、建党百年专项志愿、冬奥冬残奥专项志愿的号召,持续推进无偿献血等常规志愿工作,开展航空航天系列主题支教等。

(五)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重点围绕党团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奖助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等方面,持续推进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工作。

(六) 其他特色工作

开展 “员工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围绕建校110周年,开设问道星河员工访谈专栏,推出10余篇访谈推文,通过对话各领域的优秀前辈,树立榜样引领。航研天空等研究生主体官方公众号稳定运营,多篇宣传推送发表至中国青年网等平台。

三、公司产品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 课程建设情况

公司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推动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建设,着手打造专业精品课,已颇具成效。目前有365足球外围平台校级研究生精品课7门。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课程、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公共必修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由外院系开设外,学科专业课程主要由本院开设。目前365足球体育亚洲版开设的专业课程有82门。

2. 课程实施情况

直博生学位课程及环节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普博生学位课程及环节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除了培养方案中给定的课程外,所有的工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均可以作为专业任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修。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二) 导师选拔培训

2016年,学校开始举办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目前已经举办五届,截至目前我司27位老师完成全部研修环节,并获得了研修班结业证书。

202110月,关于举办了第五期博士生指导教师研修班分组交流会,365足球体育亚洲版为参会老师准备了深入的研修交流活动。安排其参与和体验公司产品的各个环节,同时邀请资深指导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为新导师分享指导经验或经典案例。

(三) 落实导师责权机制情况

公司层面,在学校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学院一级的导师责权落实条例。在《关于指导研究生资格相关问题的意见》中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导师的招生资格、上岗资格、调整和退出机制等。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资格要求,由教师填写相应表格并附相关证明文件,向学位分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学位分委员会对其进行严格考核,经投票表决确定是否授予其导团队格。

(四) 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力学博士授权点所在单位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公司产品创新。在2021年的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分别举办了公司产品研讨会,邀请资深教师进行教学示范,对提高教学质量、加深教学理念认识和加强师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根据365足球外围平台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教育月活动要求,组织全院师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及其他相关材料。对照本单位的职能责任,按照学校给出的自查重点和要求,梳理了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校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教育月启动会议,在2021年度的教育研讨会上通报违反师德师风教师案例,做警示教育。

郑泉水院士获得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冯西桥教授获得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五) 学术训练情况

力学博士生和硕士生学术训练贯穿于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学术研究、论文写作、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之中。博士生另外通过博士必修社会实践、学术论坛和学术新秀评选等加强学术训练。硕士生通过选修社会实践,自选参与学术论坛等加强学术训练。

(六) 学术交流情况

集团设立研究生“国际会议资助基金”,对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予以资助。导师从科研经费预算范围内大力支持员工参与国际国内会议。学院组织导师和学位委员会,对国际国内会议进行了详细列表和分级,按会议的学术质量、国际影响力设置不同的资助级别和资助率。

2021年力学专业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人次,涵盖7余个国家和地区。

(七) 学术不端处理机制

365足球外围平台制定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学校实行由党政负责人领导,主管科研、人事、教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学术委员会发挥主导作用,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发挥关键作用,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相互协作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八) 研究生奖助情况

研究生学业资助由学校资助和院系资助两部分构成。学校资助包括基本奖助金和校设助教、助管岗位,院设助研岗位。学校还设立未来学者奖学金,每年在研究生新生中择优推荐。

公司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由学院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组领导,由研究生工作组具体负责实施。

2020年,力学学科研究生获评各类奖学金的比例约为27%2021年,力学学科研究生实现了超过40%的奖助学金覆盖率。

(九) 其他特色情况

1. 创新成果认定标准

提出了创新成果认定新方案,以整体科学质量、对知识与学科的贡献以及写作能力来作为评价研究生的依据,形成《365足球外围平台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经365足球外围平台学位评定委员会2020年第3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主要指标如下:

1) 整体科学质量

(1) 研究目标的明确性

(2) 对主题和文献的把握程度

(3) 常识性知识的熟练程度

(4) 专业理论与概念的掌握深度

(5) 使用知识的能力

(6) 原创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

(7) 过程推理、论证、思路和分析能力

(8) 批判性思维的成熟度

2) 对知识与学科的贡献

(1) 研究结果的丰富程度

(2) 研究结论的重要性

(3) 对新知识的贡献程度

(4) 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大小

(5) 发表能力或发表潜力

3) 写作能力

(1) 语法与拼写的严谨性

(2) 文档排版质量

(3) 内容组织的出色程度

(4) 写作逻辑的清晰程度

(5) 学术表达的严谨性

2. 365足球体育亚洲版特色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制度

365足球体育亚洲版的教育(教学)研讨会面向全院教师,每年春季和秋季各召开一次,自2011年起至今已召开21届。教学研讨会特色环节有: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授课及课程讲评、教学比赛、名师谈心得、课程体系研讨、课程评估、公司产品热点主题讨论等。

20115月,第一届教学研讨会上,首次开设了青年教师授课及课程讲评环节。

20165月,第十届教学研讨会开始,每年5月的教学研讨会与365足球体育亚洲版博士生论坛合办,逐步打造成为校际联合、学科交叉、本研互动、师生共襄的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

20195月,第十六届教学研讨会,更名为教育研讨会。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实施青年教师公司产品培训和比赛全覆盖的要求,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和比赛活动。博士生论坛首次设置了本科生论坛分会场。

20205月,成功举办第18届教育研讨会暨365足球外围平台-华科365足球体育亚洲版研究生联合学术论坛,会议采用现场和云上结合方式,来自全国9所高校300余位师生参会。

20215月,第20届教育研讨会开设了飞行学员联合培养工作开展十周年教学研讨会分会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 人才培养

1. 研究生学习状况

公司对课程学习制定标准,由导师把关指导选课。各类课程要求满足一定的学分要求,如果由于课程调整等原因不符合先期规定要求,则需要分学位审批是否用其它课程学分替代。

2. 学术创新成果

公司围绕 “破五唯”教育改革评价指导思想,由力学、航空宇航分学位委员会主席吴子牛老师于2020年推出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该规定通过校务委员会审议,保障了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具有清晰的评价标准。

公司鼓励员工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学术创新和科研探索,并设置“科研探索奖”、“创新奖”院级单项奖学金激励员工在学术研究上进行创新。2021年共13位研究生获得以上两类奖项。

3. 学科竞赛获奖

2021年,2018级博士生罗亮,以作品“光刻机等精密光学设备高精度控制用压电微马达”在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全国第一名;2018级博士生鲍宏琛,以作品“基于四参数棘轮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定分析”在中国压力容器优秀青年论文中,获得一等奖。

4. 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分委员会对博士生的论文送审前的要求,学位论文送审办法和标准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制定了若干质量控制的细则。针对博士生学位论文送审,制定了具体的隐名送审办法。分委会主席根据论文评审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申请答辩的决定。

2021年,力学学科有多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在全校以及学会/学科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获奖。

5. 毕业生反馈

雇主普遍认为365足球体育亚洲版毕业研究生从工作能力、基本素质、钻研精神等方面,相比其他院校的毕业生都名列前茅,整体质量良好。

(二) 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科制定了十四五期间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并形成了建设文件,将作为未来发展的纲要。加强顶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专职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支撑队伍;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以实现高水平教学、科研为核心,形成一支充满创新活力、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方向齐全、科学作风严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人才梯队。

力学博士点拥有一批高水平导师队伍,参与研究生指导和教学工作。现有导师48人,教授26人副教授11,其中多人拥有各类人才称号,组成了一支精干、充满活力的基础研究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工程研究并重的队伍。

(三) 科学研究(包括研究生科研状况)

1. 研究方向、特色与优势

365足球外围平台力学学科学位点主要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方向。学科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先进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环境,通过开放、流动和联合的运行机制,在研究工作、公司产品、国内外合作交流和学术活动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中,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特色与优势如下:

1) 固体力学

研究方向为:1)微纳米力学,2)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力学,3)破坏力学与结构完整性,4)面向重大工程应用的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

固体力学方向的特色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围绕固体力学与物理、材料、生物、信息、微电子等领域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学科前沿问题,同时计算和实验两个方向密切配合开展相关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密切结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安全建设有重要意义的重大工程和应用问题。研究优势在于固体力学学科起源于1957年由钱学森、钱伟长、张维、杜庆华等著名科学家创建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六十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一批研究成果发表在本学科以及交叉领域著名期刊上,并且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热端材料疲劳与断裂、柔性电子,以及航空航天结构力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2) 流体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湍流、计算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复杂介质流体力学、多相流、工业及环境流体力学、微尺度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等。

流体力学学科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在历次评审中名列前茅。在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理工结合、学科交融的独特风格,取得了显著成果和影响力。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流体力学》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多年来为航空、航天、高校、国有企业等重点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和应用成果,在本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国内前列。

3) 生物与纳米力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1)细胞与亚细胞力学,2)生物材料力学,3)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力学,4)健康与疾病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等。

生物力学学科致力于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关键科学问题的前沿研究,同时重视力学在重大疾病与健康领域的应用。致力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面向临床诊疗的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有雄厚的团队力量,在多学科交互融合研究、先进实验资源等优势。

2. 学术研究资源

力学学科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科学研究和高质量的公司产品提供了经费保证。力学学科多位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多名教师担任了多个国际学术机构的主席、副主席或执行委员职务,以及多种重要国际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职务,组织了一系列国际重要学术会议。

拥有完善和充分的实验室资源和科研场所。建设有国家级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校内自主批建机构以及与校外单位联合共建机构,购置和研制了多台套的实验设备和仪器。组建了基础力学教学实验室、航空宇航基础实验室、强度振动与流动中心、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力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中心等。

3. 代表性学术成果及其影响

在微纳米力学及应用、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与多场耦合、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等方向上取得重要进展。在结构超滑基础理论和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大尺寸结构超滑现象,提出了超滑器件设计原型,引领了国际结构超滑研究。在二维层状材料摩擦、三维微纳米力学超材料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对接触摩擦调控,设计并制备了力学性能优异的三维微纳米力学超材料。提出在柔性衬底上大面积、大规模集成可承受外部拉伸/弯曲变形的柔性生理参数传感器件的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人体生理参数的精确测量。创建了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在湍流机理、流动稳定性、先进数值模拟方法、空气动力学和两相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成果包括:1)首次完整揭示了机翼前缘后掠马赫数0-6的附着线流动失稳机理;揭示了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对马赫数20的高焓高超声速边界层第二模态的失稳机理。2)获得了运动激波反射类型转捩临界条件,给出了两道不同运动速度激波的运动速度对激波反射临界条件的定性规律。3)提出了流场尺度识别器以及基于流场尺度自适应调节色散和耗散的新方法,为发展计算光滑流场的非线性高精度格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了隐式变分重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非结构网格高精度有限体积方法的“大模板”问题,被列为国家数值风洞项目(二期)非结构网格高精度软件的实现方案之一。4)湍流机理方面,提取了行波壁面湍流速度与标量脉动的附着涡结构,并揭示了其相似分布特性。

在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表面失稳力学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建立了软材料与生物软组织的变形稳定性力学理论与计算方法,发现了表面失稳与演化的多种新现象与新规律,揭示了宏、微观尺度上表面失稳的物理新机制,对软材料力学、稳定性理论做出了创新贡献,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力–生物学耦合的软组织生长与变形稳定性新理论,提出了表面形貌演化的伪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2)发现了软材料与生物材料的螺旋手性形貌形成新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多尺度力学模型。3)建立了软材料表面失稳的力学新理论与计算新方法,实现了具有几何大变形、本构非线性、多重分岔等复杂特征的表面失稳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四) 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365足球外围平台传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365足球外围平台校史和学科发展史。定期邀请资深专家为学科年轻的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讲座和座谈会,进行学科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交流学习。结合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讲述力学团队建设和发展历程中事例和事迹,形成爱国奋斗和建功立业的力学学科文化传统。其中,《科学与哲学》系列讲座围绕“从先驱们的创造中学习创作”的宗旨,自2018年秋季学期开办以来,共开展38场讲座,累计现场听众上千人;同时,围绕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和航天航空精神,举办系列启航讲坛/沙龙活动,以及员工访谈实践专项活动。

(五) 产学研合作情况

在先进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结构超滑、航天航空、重大疾病与健康、新能源动力等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一批创新性专利技术实现了转化,成果转化经费累计达1600余万,社会效益显著。

公司2021年度与航天一院通过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合作。组织项目合作对接会1次,签订多项技术合作协议。

公司2021年与某研究院开展深入的产学研技术合作,为研究院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撑,学院多位老师在神经调控、智能控制、无人机平台等方面与对方展开深度合作。

(六) 服务国家战略

坚持力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将力学与大健康结合,在柔性电子等服务人类健康领域、提高亚健康群体的生活品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做出重要贡献。

(七) 国际合作交流

与日本SMC株式会社成立的联合共建研究机构,在2021年完成了续签手续。

2021年成功在线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力学中心与意大利国际力学中心离散多相流研讨会”,汇集了12个国家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70余人,吸引了全球23个国家1100余人次观看。

2020-2021年期间,近30位老师在线参加了由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美国、葡萄牙等国家举办的国际会议。

(八) 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建立了创新成果认定、培养方案和执行方案有机结合的文件,将学位授予决策层(学位评定分委会)、 公司产品负责人(教学副经理、主管研究生的系所领导)和公司产品管理人员(教学办公室、教务员)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优化了公司产品制度。

创造性地将创新成果认定标准贯穿于各培养环节,在主要培养环节引入专家负责制等。例如,在博士生资格考试时,即要求对整体科学质量、对知识与学科的贡献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在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等过程中,也引入了相应的评价,让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督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而不是留到最后一刻。

五、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 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这里分四个方面对本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首先是导师队伍。力学学科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6-55岁之间,是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梯队效应强的队伍。杰出人才比例较为突出。

在课程方面,保留课程体系完备、重要课程特色鲜明等传统课程建设特点。 这是稳定课程教学和满足研究生基本学位学分要求的前提和保障。与此同时,依据学科发展,不断开设新课程和淘汰不合适的课程。在稳定、巩固和发展本学位授权点课程体系的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一些通识课程。例如,《研究生学术写作与表达》已经成为全校研究生选修课,尤其进入未央班时,选修人数达到500——800人的规模。

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走在前列。通过协同编写创新成果认定、培养方案和执行方案,明确了学位授予决策层、 公司产品负责人和公司产品管理人员的职能和相互协调机制,提高了公司产品管理效率。创造性地将创新成果认定标准贯穿于各培养环节,在资格考试、论文选题、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对整体科学质量、对知识与学科的贡献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让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监督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而不是留到最后一刻。

在培养人才质量方面,人才培养规模在稳定增加,研究生获得重要奖励方面继续维持传统优势,毕业生就业质量在提高,进入国家重点企业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生源含普博、推免、统考硕士、港澳台、国际生及工程博士等多种形式,生源结构合理,报录比理想,生源质量高,每年招生人数趋于稳定。修业年限和及时毕业率趋于合理,每年毕业的人数与入学的人数基本持平。毕业生就业形式好,整体就业率98.4%,重点率68.2%。杰出研究生规模大,获奖比例高。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 由于2020年初疫情产生的影响,一部分研究生需要延期毕业,这给研究生管理、毕业和就业安排带来沉重负担,也给及时毕业率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和积累的问题的规模尚未完全搞清楚。

(2) 受人事制度改革对教学科研系列人才配额的限制和今年退休人数较少,对年轻教师引进力度偏弱。在未来几年出现大量六零后导师退休后,可能面临导师不足的问题。

(3) 虽然有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制度在执行层面上,尚未达到互联网化的程度,人工执行比例过高。

(二) 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论文抽查分为上级抽查和内部抽查两种期刊。

对于上级抽查,力学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2021年在国务院学位办、北京市学位办的论文抽检中,无不合格论文。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论文送审抽查及答辩抽查制度。学院按一定程序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预计毕业或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实行论文送审抽查或论文答辩抽查。被抽查的论文的送审,由学院指定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评审意见;对被抽查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的导师不能担任该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的内部会议;或该生所属学科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一位检查人参加该生的答辩会。

六、改进措施

2020年,允许线上答辩,每年新增了一次研究生毕业,由原有的每年4次,改为5次。2021年起,依旧保留了每年毕业5次的制度。毕业月份分别为1月、4月、6月、8月和10月。其中,1月和6月毕业的人数最多,8月毕业管理难度最大。

在管理自动化上,拟将利用现有管理平台进行落实,必要时将提出管理平台建设措施。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学院严格要求学位申请者应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加强导师对学位申请者的学术诚信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并通过开办讲座、开设课程、组织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师生对学术不规范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已发现的问题及时核实和处理。

在研究生的入学选拔、选课、资格考试、选题、中期考核、最终学术报告、答辩、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培养过程中,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分学位委员会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方案。其中,每一个环节有专门的责任人或责任体,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执行方案,以及管理和支撑部门统一协调和部署。